薪火相传 代代不息

发布日期:2024-05-24 09:3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嘉峪关日报

在嘉峪关市新华路中段转盘,一座碑身长3.18米、宽3.12米、高6米的“钢城的开路先锋”纪念碑矗立在十字路的中央,彰显着一座城市绵绵不绝的精神动力,它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无数开路先锋们无私奉献和英勇奋斗的精神象征。

“这座纪念碑建于1984年,是为缅怀镜铁山矿勘探者的丰功伟绩,表达对献身祖国地质事业烈士的怀念之情而建。”嘉峪关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长何芳介绍,纪念碑从开建到现在已经有40年的历史了,2021年8月被确定为嘉峪关市历史建筑,2022年8月完成测绘建档工作,现每年对雕塑主体进行维护。

“钢城的开路先锋”纪念碑碑身正面由书法家黄苗子书“纪念钢城的开路先锋”九个隶书大字,碑身背面镌刻碑文,碑身顶上雕塑两位地质工作者,身高2米,两人双手擎矿石,一人右手握地质锤,一人左手握管钳,面南而立。

碑文铭记:1955年秋,原西北地质局六四五队地质员秦士伟等同志,经藏胞报矿,发现了桦树沟铁矿。同年12月,甘肃省委将该地定名为镜铁山。为了加速勘探,西北地质局组建六三四队(后称镜铁山地质队),1500名地质勘探人员经过3年艰苦努力,到1958年10月,完成了桦树沟、黑沟、头道沟、白尖、夹皮沟等矿区的地质勘探工作,探明了镜铁山大型铁矿,为建设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提供了资源。1980年,地质部授予该队“地质找矿重大贡献单位”光荣称号。在勘探过程中,白兴民等11位年轻的地质队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被誉为“钢城的开路先锋”。展英豪群体,现时代风貌。找矿立功光荣!献身地质事业光荣!艰苦奋斗光荣!

“纪念碑记录了在镜铁山矿的勘探过程中,广大地质队员战胜一切困难,为建设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提供了资源的英雄事迹,展现了地质队员艰苦奋斗、排除万难、英勇顽强献身地质事业的创业精神。”嘉峪关市民李鹏说。

如今,嘉峪关“钢城的开路先锋”纪念碑不仅是一座历史的丰碑,更是一面精神的旗帜。“这座纪念碑设计独特,构造精美,雕刻技艺精湛、艺术价值很高。”何芳说,这座碑寓意着开路先锋们的崇高精神和伟大事业,碑座上刻着开路先锋们的名字和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雄关儿女不断奋勇前行。

(原载5月23日《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