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峪关市分类推进十大绿色生态产业发展“433”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02-22 19:22 浏览次数:

 

嘉政办发〔202027

 

 

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嘉峪关市分类推进十大绿色生态

产业发展433”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郊区工作办公室,市政府各部门,在嘉各单位:

《嘉峪关市分类推进十大绿色生态产业发展433”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第7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330

(此件公开发布)

 

嘉峪关市分类推进十大绿色生态产业

发展433”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系列讲话重要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十大绿色生态产业的决策部署,现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构建市十大绿色生态产业“433”梯次结构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甘肃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十大生态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主要抓手,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全面推进“433”梯次落实体系,做强先进制造、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军民融合4个优势产业,做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数据信息3个基础条件较好产业,做足清洁能源、循环农业、中医中药3个成长型产业,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促使全市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确保绿色生态产业占主导地位,力争2025市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实现转型发展、绿色崛起。

二、发展目标

(一)集中资源配置,做强“优势”产业,筑牢产业发展基础。

先进制造产业。发挥工业基础较好、生产要素富集等优势,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要求,持之以恒推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全力支持酒钢开展三化改造,做优做强钢铁、铝业、电力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板块,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实施7号高炉优化升级、45万吨电解槽优化、电解槽阴极全石墨化改造、年产25万吨高精度交通用铝板等重点项目,持续提升产业能效。二是围绕钢、铝、核相关产业上下游,引进培育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多功能汽车整车研发制造、装配式建筑等产业。三是积极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发挥我市资源优势,依托酒钢煤化工产业园,促进产业纵向延伸和与冶金、电力、能源等产业横向融合,提高煤炭利用附加值,构筑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延伸发展煤制燃料、煤制精细化工品等产业链。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工业园区管委会、市招商引资服务中心、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府国资委

文化旅游产业。充分利用丝路文化与长城文化交汇点、中原文化与边塞文化融合处等独特资源优势,打响天下第一雄关文化旅游品牌和万里长城丝绸路、欢乐旅游嘉峪关的知名度、美誉度及影响力。一是加强长城文化保护传承,加快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关城为核心、以长城为线,串联起长城第一墩、戈壁大峡谷、悬壁长城、黑山岩画、魏晋墓等境内资源,建立长城历史文化保护展示中心和遗产监测平台,全面推进长城价值及保护管理研究。二是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发挥方特欢乐世界、丝路神画、花博园、峪泉古街等带动性工程的联动优势,持续放大旅游综合效应。培育发展自驾、低空、户外、运动体验、房车露营等新型旅游业态,加快补齐一日游”“过境游短板。三是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发挥民俗文化博物馆作用,把民俗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与专业合作社相对接。举办中国(嘉峪关)长城文化旅游节,办好国际短片电影展、国际房车博览会、铁人三项赛等精品节会赛事,加大旅游品牌宣传推介,推动《天下雄关》剧目开演。

责任单位:市文旅局、丝路文化研究院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府国资委、市体育局、文旅集团

军民融合产业。以国家核基地综合保障区建设为契机,加强与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夯实产城融合发展基础。配合四0四公司加快推进国家核基地综合保障区建设,重点实施“一城、一区、一站、一场、一园”,主要包括科技城、生活保障功能区、铁路通勤客运站、英雄广场、嘉东军民融合产业园等,建设成为集生活、办公、科技研发、学术交流、文化传播、文体娱乐、人才培育为一体的甘肃核产业科研行政中心,积极发展民用核技术、核非标设备、核装备制造等产业。

责任部门:市委军民融合办、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

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工业园区管委会、市招商引资服务中心、市交通局、市政府国资委

通道物流产业。大力发展通道经济、物流经济、口岸经济、枢纽经济,着力打造全省综合交通枢纽、物流集散中心和加工贸易基地。一是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建成S06嘉酒绕城高速公路,实施嘉峪关机场改扩建、嘉峪关国际航空口岸、兰新线客货分流等项目,推进G312线嘉酒城区过境段改造、嘉策铁路扩能改造、镜天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二是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节点。实施3000万吨煤炭集散中心,谋划建设大宗矿产品仓储交易中心,做实做活煤炭、钢铝制品等大宗产品交易、加工、分运业务。发展临空经济,推进空港物流园建设,培育和拓宽货运航班航线,积极融入空中丝绸之路。推进物流业与加工业深度融合,培育面向西北地区和中亚、西亚的五金机电生产集散基地,吸引现代物流企业落户,发展第三方物流。三是实施金翼电商快递物流集散中心、西部物流产业园、恒基物流仓储中心等项目,支持建立农村物流服务平台,加快城市末端快递综合配送和智慧快递建设。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政府国资委

(二)统筹协调配合,做大基础产业,夯实产业发展后劲。

节能环保产业。围绕低碳节能、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节能环保产业体系。一是加强节能提标改造,鼓励重点用能、排放单位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实施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锅炉(窑炉)改造、节约和替代石油等重点用能单位综合能效提升项目,实施钢铁产业超低排放改造,建成宏晟电热2×125MW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酒钢2×350MW热电联产机组乏汽余热回收、焦化厂3#4#焦炉烟气脱硫脱硝等重点项目。二是优化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以废旧产品再利用为主的再循环经济产业,强化工业生产过程中大宗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建成西沟矿业公司绿色智能矿山建设项目。完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全面构成垃圾收运处理产业链,形成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构架。三是推广绿色建筑应用,依托甘肃筑鼎、桑德科技等节能环保企业,推动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研发推广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全力推进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产业园、筑友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建设。

责任部门:市发改委、市工信局

配合部门: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容环境卫生总站、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

清洁生产产业。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加快园区循环式发展、促进产业循环式组合。一是以工业园区低碳试点和循环化改造为突破口,推进工业企业向园区聚集发展,集中有效处理园区内污废,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量,建设绿色工业园区。二是按照厂房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则,结合行业特点,分类创建绿色工厂,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化,生态化改造,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不断完善工业循环产亚链,促进产业互为上下游、原料互为支撑、良性循环耦合,引导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转向全生命周期控制三是对化工、有色、建材等行业新增产能实行能耗等量或减量置换。实施余热余压回收、中水回用、废渣资源化利用等绿色工程,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工业园区管委会

配合部门: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

数据信息产业。抓住未来产业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依托电信、移动、联通三家云服务平台,组织企业上云行动,推动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改造。一是积极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加快鑫海成大数据中心、西部重工3D打印等项目建设进度。二是落实好与中国移动甘肃公司签署5G暨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做好5G网络试点及推广工作,带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领域全面发展。三是实施好智慧城市及大数据平台、智慧化社会治理、雪亮工程、智能交通管理信息系统、智慧医疗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等重点信息项目。

责任部门:市工信局

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国安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

(三)加强规划引导,做足成长型产业,壮大产业发展规模。

清洁能源产业。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产业体系。一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全面启动酒-湖直流工程配套光伏发电建设,积极谋划光热发电示范项目,支持城镇公用设施、商业建筑、工业园区等领域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加快储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嘉北工业园区高端铝制品加工产业园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各环节的新能源消纳能力。三是深入挖掘新能源消纳潜力,培育优质用电负荷,扩大新能源直购电交易规模,加大新能源电力外送,优先保障新能源清洁发电,开展自备电厂与新能源企业发电权置换交易,提高清洁能源消纳水平。四是全面推进清洁能源供暖,扩大城镇居民清洁取暖范围,实施工业余热供暖工程,提高清洁供暖供热能力,逐步实现散烧煤供暖清洁替代。五是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加快城市天然气供应设施能力建设,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比重。六是加快城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以景区、工业园区、物流园、环卫、电力等领域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布局合理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城市能源消费向绿色清洁能源转变。

责任部门:市发改委

配合部门: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文旅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工业园区管委会、酒钢集团公司、国网嘉峪关供电公司、城投公司、文旅集团、昆仑燃气公司、汇能燃气公司

循环农业产业。做精绿色食品、反季果蔬、优质制种、优良畜禽等特色产业,精准发展订单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是推广水资源高效节约利用等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模式,推动用地养地有机结合实现化肥农药减量,耕地休养生息永续利用,加大戈壁生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构建区域循环农业体系,不断创新完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实现农业绿色、高效,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动力。二是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产业,加快推进嘉峪关天兆宏源60万头生猪基地、祁牧乳业万头奶牛场改扩建等项目建设,促进种养循环农业发展。三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生产道路、节水灌溉等提升改造工程,逐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冷链物流业和仓储、配送等体系建设。

责任部门:市农业农村局

配合部门:市林草局、市郊区工作办、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

中医中药产业。积极引进优质药材和中药材加工企业入驻我市,培育发展技术成熟、信誉良好、服务规范的知名中医养生保健机构,逐步构建中医药养生保健机构和医疗机构协同发展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网络。探索药膳配方研发,提高居民群众的养生保健理念。

责任部门:市卫生健康委

配合部门:市郊区工作办、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草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工业园区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各相关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配合,建立健全推动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牵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对生态产业体系建设中的重大事项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跟踪。

(二)抓好任务落实。十大类生态产业的牵头部门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全面梳理发展现状,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项行动计划。各专项行动计划要明确目标重点任务、工作路径和保障措施,谋划一批重点实施项目,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确保绿色生态产业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各部门、各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切实履好牵头责任和配合责任,积极向省上对口部委汇报衔接,加大相政策和资金的争取力度。将《实施方案》中涉及本部门、本单位的重点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自年度工作任务中,实现短期与长期有效衔接,统筹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确保重点工程和项目落到实处。

(三)强化监督考核。建立和完善生态产业发展的考核机制,积极探索与绿色发展相适应的统计方法,健全统计考核体系。各专项牵头部门加强与统计部门的衔接配合,做好统计监测工作。将《实施方案》落实情况纳入市委、市政府督查内容,加大考核力度,强化监督问责,推动落实主体责任,确保生态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取得实效。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

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33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