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经济发展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22-02-22 19:2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嘉峪关市人民政府

在全市经济发展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丁巨胜

2020327日)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经济发展重点工作推进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明确一个导向,就是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鲜明导向,坚决、迅速地推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彰显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二是传递一个信号,就是要全面加快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推动各项工作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对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密集作出安排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318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指出,“低风险地区要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323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持续低风险的地区,要推动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及时调整和取消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不相适应的防控措施”。特别是上周五,省政府召开全省经济发展重点工作推进会,唐仁健省长深入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影响和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内在向上的发展态势,明确提出了“拓展存量、创造增量”的详尽措施,对应对疫情冲击、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可以说,“拓存创增”是当前推工作、抓落实的具体路径,是有效对冲、补亏、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一定要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抓好落实。

下面,我围绕“拓存创增”,做好当前和全年经济发展重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拓存创增的重大意义

“拓展存量,创造增量”,是省政府针对今年疫情影响和“两个收官”的年度特点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和现实的操作性,就是面对非常之事、拿出非常之举、力求非常之效。

第一,这是应对冲击、抵御风险的务实之举。今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其严峻性、复杂性、传播性都远超预期,已经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扩散蔓延,形成全球大流行之势。目前全球累计确诊已超过50万人,其中国内8.18万人,如此大规模的传播在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势必会给国际经济、金融、能源、全球治理体系等带来严重冲击,也会给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和持续的影响。从国内看,自春节以来,全国各地集中精力打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部资源和力量向疫情防控倾斜、为疫情防控让步,经济发展按下了“暂停键”,导致制造业下滑,旅游服务业大幅收缩,实体经济供需两端受损,带来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与全国全省一样,突如其来的疫情,完全打乱了我们的工作进度和节奏,经济活动全面停滞,工业生产、居民消费受到抑制,一些重大项目建设被迫延缓,主要经济指标大幅下滑。1-2月,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3%,比去年同期下降4.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9%,看起来增幅较高,但这是在去年-14.72%的基础上实现的;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分别下降89.8%8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3.9%,旅游和服务业全面停滞;同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30.8%,“三保”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如何对冲疫情严重影响、尽快恢复经济常态化运行,是摆在全省各地面前的一道重大命题。在这种非常之时,省政府准确把握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创造性提出“拓展存量,创造增量”的工作方案,这对于我们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这是坚定信心、加速复苏的全面动员。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从当前疫情形势来看,在精准有效防控措施下,国内多省已连续14天以上没有本土新增确诊病例,前天武汉市城区疫情评估等级降为中风险,全国包括湖北在内所有省份都已没有高风险地区。这说明以武汉市为主战场的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态势正在不断巩固和拓展。从经济形势来看,尽管这场疫情对经济带来了冲击,但影响是阶段性、暂时性、局部性的,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变,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面不会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国家、省上和市上就落实“六稳”要求、分级分类推动复工复产,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频次之密、力度之大都是空前的。截至目前,我市57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复工56家,全部工业企业连续生产和复工复产率达到94%;全市限额以上批发企业复工率93%,餐饮经营服务单位开业60.9%商业营业57.2%,经济活动正在加快恢复,经济运行逐步回归常态。

春江水暖鸭先知。战“疫”终有胜日,发展不可停顿。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在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坚定不移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就一定能够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一定能够推动经济运行全面加速、全面激活。

第三,这是化险为夷、化危为机的前瞻指引。“危”和“机”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侧面,在困境之中只要不放弃、不退缩,就会化险为夷、化危为机,这也是一种辩证思维。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回顾近二十年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都是在化危为机中实现了新的发展。比如,从消费领域来看,2003年的“非典”,催生了互联网、电商、快递等行业的崛起与繁荣。这次疫情,可以预见必然会倒逼快递、线上消费进一步发展,同时催化“宅经济”、在线教育、数字经济、智慧医疗、全民健康等新的消费业态。从基建领域来看,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开启了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一系列能源、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我国推出4万亿计划,实施了高速公路、铁路路网等大规模基建投资,大幅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而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党中央、国务院相关会议多次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可以说“新基建”已成为当前的投资热点和发展趋势。

明者因时而变。疫情过后,消费必然呈现爆发式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肯定会大幅增加,这些机遇和市场完全可以预期。但机遇只有抓住了、落下了,才能够真正称之为机遇。大家要辩证看待这次疫情,紧盯热点领域,敏锐捕捉商机,提前谋划、抢先下手,切实化危为机、赢得主动,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添动力、夯实后劲。

二、准确把握拓存创增的着力重点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积极应对新冠肺炎影响 全力拓展存量创造增量 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工作方案》精神,我市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已在会前印发给大家。总的要求就是按照“一季度少下降、二季度正增长、三季度补欠账、四季度保目标”的原则,突出“拓存创增”这条主线,生产总值在上半年、三季度、全年分别增长3%5%6.5%,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5%6%7%以上,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在拓展存量方面,就是要突出挖潜、扩能和加速,利用现有家底,深化延链补链,提升质量效益,加快转型升级,最大限度释放拉动效应

一是挖潜。从我市情况看,挖潜主要是工业经济、文化旅游“两大优势产业”的增效,以及社会消费、农业农村“两大短板领域”的补足。

工业经济方面,要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要全力支持酒钢集团推进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化”改造,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力度,服务好7号高炉优化升级、煤炭分质利用复产达标、45万吨电解槽优化、余热回收利用等重点项目,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做好延链补链工作,围绕“钢、铝”两大传统优势产业,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性能、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培育更多有竞争力的地方企业。这里强调一下,受疫情影响一季度我市工业企业减产、停产较多,目前产能达到100%的只有48户,仅占到所有工业企业的26%。工信部门要有针对性提出扩能补欠计划,加强运行调度,做好服务保障,力争更多企业尽快达产达标。

文化旅游方面,这次疫情期间,所有景区景点关停,旅行社停运,人员禁止流动,旅游市场完全冻结。但随着我国本土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旅游业也开始迎来复苏的曙光。触底之后必然带来反弹。从短期看,目前我市关城及所属景区景点已经开放,方特一、二期也将于418日开园。相关部门要提前做好456月小长假周边游、省内游、乡村游的宣传推介,加快旅游市场复苏。从长期看,要加快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继续放大以“关城”为核心的文化旅游综合效应,培育发展自驾、低空、户外、演艺、运动体验、房车露营等新型旅游业态,加快补齐“一日游”“过境游”短板,进一步擦亮打响我市文化旅游品牌。

社会消费方面,人气不足、消费不旺一直是我市发展的最大短板,加之疫情的影响,预计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同比下降8%。相关部门要正视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释放被抑制、冻结、积累的消费。要全面加快商贸流通企业复工营业,引导支持生活服务业商户通过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开展线上经营,拓展线上业务。要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鼓励住房、汽车、油品销售企业灵活多样促消,稳住大额消费。要加快建设嘉丰源大厦、雄关商厦等城市综合体,提升大唐美食街、名嘉汇等特色商业街区服务水平,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确保实现全年增长7%的预期目标。

农业农村方面,要全力保障春耕农资供应,重点做好农产品产需情况预测分析,合理安排好生产布局和种养结构。要坚持走“专精特新”路子,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戈壁生态农业,培育壮大家庭农村、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完善农产品加工仓储、冷链物流、销售配送体系,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要深化“三变”改革和“五小”产业发展,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力度,促进生产经营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农民与产业工人相对接,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打造46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二是扩能。唐省长指出,扩能就是把一个项目、一项工作从内涵到外延再拓展一些,简单来讲就是“把一件事干出两件事的效果”。结合我市实际:

首先,项目建设要扩能。从我们已经谋划实施的项目来看,中核嘉峪关综合保障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最初只是简单的办公生活服务区,经过反复与四0四对方案进行优化完善,形成了生活城、科学城、生活服务区、研发服务区等四大板块,投资规模由最初的60个亿增加到200个亿左右,外在形态和内在业态都有了扩容提升。再比如“一馆两中心”项目,我们和公航旅集团进行商谈,不仅是“一馆两中心”本身的建设,也将群众体育、房车营地、房屋租赁等集一体,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我谈这两个项目,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谋划推进项目时视野要开阔,内容要充实,包装要精细,不能仅仅局限在表面做文章。

其次,通道物流要扩能。我多次讲过,我市作为甘肃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内地通往新疆和中亚的必经之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通道物流最有希望打造成我市的第三大支柱产业。我们要用好“三大国际空港”这个平台,主动融入“空中丝绸之路”,谋划国际货运班列、跨境电子商务、空港物流园等项目,争取增加航班航线,加快发展临空经济。要依托酒钢丝路煤炭集散中心,做实做活煤炭交易、加工、东连西进南向北拓分运业务,打通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煤炭运输大通道。同时,要支持金翼电商快递、恒基物流仓储、“村鸟”农村物流平台等企业物流项目,更好发挥中转集散作用。

再次,军民融合要扩能。我们谋划建设中核嘉峪关综合保障区,不光是因为能够带来人口的增加、城市的扩大,最重要的还是由此催生的相关产业发展和税源增加。我们已经在嘉东工业园区规划预留了占地1300亩的军民融合产业园,引导围绕中核四0四配套生产企业入园,积极发展民用核技术、核非标设备、核装备制造等产业,推动形成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装备制造等于一体的非核产业基地。同时,对于去年底实地考察的航天晨光、南京宝色、浙江久立等有意入驻军民融合产业园的企业,相关部门要加大衔接力度,以应有的诚意推进深度的合作。

三是加速。现在马上就要到4月份了,各项工作要全面提速,决不能有等一等、缓一缓的思想。

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要加速。各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精心调度安排,采取“一企一策”“一户一策”的办法,协调解决交通运输、商贸物流、农民工就业、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困难,尽快恢复正常秩序。要发挥酒钢集团和市属重点企业带动作用,协调上下游、大中小企业生产同步、供需对接,切实提高复工复产的整体效益和水平。要根据疫情变化,取消临时管制措施,消除不合理障碍,引导人员有序流动,把市场主体活力更好释放出来,增强经济回升动力。

重大项目建设要加速。要加快推进省、市“清单项目”落实,加大项目协调服务力度,分类推进项目开工复工。对于今年计划新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各审批部门要进行系统梳理,抓紧做可研、规划、用地、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对于确实时间紧、任务重的,可以开通“绿色通道”,采取边建设、边补办的方法,压缩项目落地时间。对于已经开工复工的项目,特别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要通过采用新技术、优化施工方案等措施,尽可能地缩短工期、加快进度。

服务发展的效能要加速。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下决心优化项目流程,大力推行“不见面审批”,推动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代办服务、容缺受理、“多评合一”等制度落到实处,切实为企业发展减负、为项目建设加速。要主动当好“店小二”和“五星级”服务员,健全全程代理服务机制,实行“保姆式”“零距离”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全力打造政策优、成本低、服务好、办事快的营商环境。

在创造增量方面,就是要聚焦项目、主体和区域,坚持无中生有,加大谋划争取力度,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集聚新势能、新动力

一是加大项目谋划争取力度。各部门各单位要在已有项目基础上,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加大谋划、论证、储备力度,争取再新增一批带动力强、支撑作用好的大项目。

产业转型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新的经济增长极。要认真研究国家和省上政策措施,紧跟新形势带来的新方向,尽快谋划、布局相关产业项目。比如在疫情发生后,线上办公、线上消费与服务需求明显增加,各部门要深度挖掘这方面的发展机遇,培育一批线上零售、在线教育、网络培训、居家办公等功能性服务平台企业。再比如,健康产业也是一个新兴朝阳产业,我们要抓住机会建设康养宜居城市,在实施好南市区医院、市医院住院部综合楼改造、传染病医院建设等项目的基础上,谋划一批医疗保健、健康管理、康养服务等产业项目。

基础设施项目既是经济发展的硬环境,更是吸引投资的梧桐树。在这方面,一个是“老基建”,包括城市道路、管网的新建改造,以及S06嘉酒绕城高速、火车站和高铁南站客货运分离、嘉策铁路扩能改造、机场改扩建等“铁公机”项目,要加快推进步伐,能开工的尽量开工。另一个是“新基建”,就是5G、特高压、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前期发改委已经拿出了一批新基建项目,但体量较小,总量不大。下去之后要继续深入挖掘,认真谋划,切实发挥好“新基建”作为新产业形态的基础、为百业赋能的作用。

民生改善项目多为政府兜底的公共服务性项目,涉及教育、住房、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面对我市财政紧张的现状,我们必须一方面想方设法吸引社会投资,另一方面要过“紧日子”,勒紧裤带省吃俭用,最大限度保障民生事业发展。

这里我强调一下专项债的问题。专项债是当前拉动投资不多有的手段之一。发改、财政已申报讨赖河生态环境治理、河湖连通工程、老旧小区改造等今年专项债券项目33,总投资规模70亿元,申请资金21亿元。下一步,要继续抓住国家发行专项债券的政策机遇,把握投资方向,积极汇报衔接,争取更多项目获得专项债券支持。各相关部门要对已入库的项目,加快前期工作,落实建设条件,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确保资金一到位就能用到项目建设上,对经济形成有效拉动。

二是创新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创造增量必须把企业作为“顶梁柱”和“主力军”,下功夫引进、培育、壮大。

要在引进上下功夫。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价值理念,把招商引资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拿出决心勇气和硬招实招,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要瞄准大企业大集团,与酒钢集团、中核四0四开展联合招商、精准招商,引进钢、铝、核上下游配套产业,培育产业集群。要充分利用兰洽会、敦煌文博会等省上平台和我市品牌节会,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促成一批优质项目签约落地。要创新“云招商”“云签约”等招商新模式,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在4月中旬召开全市“网络招商推介会”和“招商引资大会”。

要在上看成效招商引资的成效,关键要看项目是否落地,投资是否到位。要加大帮办服务力度,对已签订的协议、有意向的项目,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上手、盯住不放,指派专人跟进,积极帮助企业做好各项前期工作,不能因工作不到位导致项目流失。对于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仔细分析原因,研究解决措施,稳步推进招商项目从嘴上落到纸上,从纸上落到地上此外,我们在招引企业的时候,要算大账、算综合账、算长远账,拿出优质资源开展合作,分析盈亏点,不要怕别人赚钱占了“便宜”。

要在培育上求突破。针对市属国有企业发展,要坚持市场化方向,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通过整合重组、公司化改制、混合所有制经济等方式,盘活闲置资产,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力争今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增长10%以上。针对中小企业发展,要逐条逐项落实疫情期间减免房租、延期纳税、缓交社保、增加信贷等政策措施,全力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要突出环境、政策和服务,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领域,帮助解决融资难题,有效促进“个转企、小升规”,推动市场主体增加总量、优化结构、扩大规模。

三是围绕“点极带”深化融合发展。针对发展空间受限、资源约束趋紧的现实,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一带一路“五个制高点”》规划,立足自身优势,深化区域合作,努力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主要是“两圈一带”:

第一,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以我市独特的长城文化、丝路文化为因子,加速融入大敦煌旅游圈,联合培育以嘉峪关市、敦煌市为双核的旅游集散中心,形成辐射甘、青、新、内蒙等周边地区的大环线黄金周旅游圈。同时,我们要探索以嘉峪关关城为核心,整合武威、张掖、酒泉等周边富集的长城资源,搭建长城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平台,努力打造“天下第一雄关”,扩大长城文化在国际国内的广泛认同。

第二,共建嘉酒“双城”经济圈。去年,我市与酒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两地协同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果。我们要以此为基础,共建嘉酒“双城”经济圈,把嘉酒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力争在交通、产业、旅游、信息等方面共同规划融合发展,把嘉酒地区打造成为全省创新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富集区。特别是在嘉酒区域内,现有酒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嘉峪关全国性综合立体交通枢纽、敦煌国际空港、嘉峪关国际空港等至少4个纳入国家和省上规划的功能定位,交通战略通道地位十分突出。我们要抓住机遇,共同发力,打造甘肃通道物流的新高地、培育枢纽经济的新动能。

第三,助推河西走廊经济带建设。河西走廊从古至今都是作为一个整体而享誉国内外,在我国的生态、能源、民族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去年总书记视察甘肃时足迹纵贯河西走廊,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又提到“河西走廊穿越千年、历久弥新”。省上在《“五个制高点”规划》中也提出,要建设大河西、打造河西走廊经济带、推进河西五市协同联动发展。在这个框架下,我们要主动作为,加强协调,在构筑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发展丝路寒旱现代农业、提升风光等清洁能源发展水平方面,推动五市共同发力,真正将河西绿洲打造成“一带一路”的绿色明珠。

三、全面提升拓存创增的工作实效

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我们既要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又要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压力很大、难度不小。全市各级党员干部要强化不甘落后的精气神,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青山不放松,全力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一要强化“抢”的意识。面对疫情影响,大家要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争取两天的活一天干,两年的任务一年完,自我加压、开足马力,切实抢时间、抢资源、抢资金、抢市场,把疫情带来的损失补回来。要坚持“今日事今日毕、明日事今日计”,对既定的目标任务实行挂图作战、明确时限、倒排进度,将时间节点细化到每一天,做到以天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推动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高效率推进、加速度落实。

二要提升“干”的实效。各部门要按照今天会议印发的《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落实举措,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上、亲自抓,建立领导包抓、责任到人的工作推进体系,层层靠实责任。要坚持一竿子插到底,经常深入基层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切实根据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改进工作。要强化担当作为,凡属岗位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大家要主动认领、高效开展以上率下、带头示范、敬业在我,少说不能办、多想如何干,真正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要形成“拼”的氛围。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坐不住的危机感、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以知难而进、敢拼会赢的劲头和气势,全力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努力做到纵向比上台阶、横向比创一流,把亮点做成特色,把特色做成优势,争取在更多领域取得突破。市委市政府将参照省上做法,每季度对13项考核指标和11项约束性指标进行分析研判,建立奖惩工作机制,对排名靠前的表扬奖励,在预算分配、资金安排、评先评优等方面倾斜;对排名靠后的通报约谈,切实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说了这么多,拓展存量、创造增量,培育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最终还是要落到产业发展上。十大生态产业是我们抓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转方式调结构、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按照433”梯次来说,先进制造、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军民融合这4大类特色优势产业,就是嘉峪关带动性、支撑性强的增长极。我们“拓存创增”,就是要在“极”上下功夫,在构成“极”里的“点”上去挖掘,最终形成对整体经济的拉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