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峪关市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02-22 19:25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嘉政办发〔2018115

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嘉峪关市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各区,市政府各部门,在嘉各单位:

《嘉峪关市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工作方案(2018-2020年)》已经市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621

(此件公开发布)

嘉峪关市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工作方案(2018-2020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l784号)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l818号)精神,加快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促进产业组织方式、商业模式和政府治理方式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嘉峪关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主线,以供应链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为路径,以信息化、标准化、信用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支撑,创新发展和运用供应链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高效整合各类资源和要素,提升产业集成和协同水平,打造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智慧供应链体系。到2020年,打造一批适合我市市情的供应链发展新技术和新模式,基本形成覆盖重点特色产业的智慧供应链体系。供应链在促进降本增效、供需匹配和产业升级中的作用显著增强,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撑,重点特色产业的供应链竞争力进入全省前列,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水平明显提高。

二、重点任务

(一)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创新。以优质蔬菜、经济林果、高效制种、优良畜禽、甜叶菊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建立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等于一体的农业供应链体系,发展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加大林地流转和土地开发利用,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和戈壁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激活农村资源资产,完成清产核资、界定成员身份的基础上,经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份额形式量化到集体成员,组建股份经营合作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引导鼓励农户通过土地、林地、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流转,以及股份合作、农业生产托管等方式融入农业供应链体系,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动农民合作社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全面转变,促进现代农业发展。2020年,发展市级以上示范社或合作联合社40个,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10%,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50万元的行政村达到全市总数的50%以上。(市农林局、市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快提升农业生产科学化水平。突出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高效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洋葱、精细蔬菜、西甜瓜、泥沟胡萝卜、甜叶菊等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实施畜牧良种工程和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生猪、牛羊草食畜养殖小区(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推进规模化制种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葵花、蔬菜、花卉等优势作物制种产业,扶持日光温室、钢架大棚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实施农田管灌和滴管配套工程,大力推广农田节水技术,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建立完善农田生态防护体系,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落实新购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农户农机具的更新改造。鼓励商业银行大力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将金融服务扩展到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建立农林、水务等部门与农业保险机构数据共享机制,继续推行能繁母猪和奶牛保险、农村家庭财产和日光温室保险、洋葱价格保险、森林保险、加快发展其他大宗农作物保险、主要畜产品保险、重要“菜篮子”品种价格保险和农机具、设施农业、农田水利设施保险及贷款保证保险等险种。2020年,特色优势产业和优质制种基地面积达到4.5万亩,畜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达到60%以上,良种率达到95%以上,机械化率达到88%以上(市农林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嘉峪关银监分局、市保险协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不断提高质量安全追溯能力。加快建设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社区便民市场,保证产品市场高效便捷供给。加强农畜产品、食品、药品冷链物流设施及标准化建设,培育1-2家农产品、快消品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企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具有主要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状况、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风险监测管理、全程追溯管理等功能的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与全省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有效对接,并逐步将肉类、蔬菜、水产品、中药材等食用农产品,婴幼儿配方食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植物油、白酒等食品,农药、兽药、饲料、肥料、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全部纳入追溯体系,构建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链条可追溯体系。深入推进嘉峪关市质量提升行动,严格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和《甘肃省质量激励政策措施》,加强质量品牌培育。(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农林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着力促进制造协同化、服务化、智能化。

1.积极发展制造业协同供应链。支持有实力的制造业企业建设制造业供应链协同平台、集成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售后服务等功能,联接个性化需求与柔性化生产的智能制造供应链协同平台,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现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物流,深化专业分工、提高生产效率,推进制造业从粗放型、外延型向集约型、内涵型转变。支持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机遇,聚焦重点地区和国家,积极鼓励钢铁、有色、多功能汽车等产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强化嘉峪关优势产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区域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群式“走出去”,提升“嘉峪关制造”影响力。支持酒钢公司加大对外合作,延伸供应链,与全市其他制造业企业共享对外配套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的先进成果,推动产业成链条辐射状发展,提升我市制造业竞争力。(市工信委、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快发展基于供应链的生产性服务业,鼓励企业开发面向工业的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采用精准分析、在线运维、预测运营等关键技术,培育1-2家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示范企业,提供制造服务链融合利用、服务价值链协同等公共服务。鼓励供应链核心企业发挥优势,向供应链上游拓展协同研发、众包设计、解决方案等专业服务,向供应链下游延伸远程诊断、维护检修、仓储物流、技术培训、融资租赁、消费信贷等增值服务,推动制造供应链向产业服务供应链转型,提升制造产业价值链。鼓励供应链较完善的核心企业发挥核心优势,剥离内设机构创办独立经营、服务社会的专业型机构。支持基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需求的供应链应用研究,促进供应链企业整合现有资源,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向高端综合服务转变,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步伐。(市工信委、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人行嘉峪关中心支行、嘉峪关银监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快发展制造业智慧供应链。支持建设制造业企业智慧供应链平台,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与制造技术融合,运用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WMS(仓储管理系统)、TMS(运输管理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SRM(供应商管理系统)等,推动企业内部相关职能部门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关键客户、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之间良性互动,实现采购供应、在线生产、仓储配送、销售服务等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于一体高效运作。在一特汽车推广智能识别系统,在制造供应链的应用提升供应链追溯体系建设水平。推进机械、汽车等行业供应链体系的智能化,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慧物流等技术和装备的应用,提高敏捷制造能力。(市工信委、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持续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

1.大力推动流通创新转型。加快供应链理念和技术推广应用,以借鉴、复制和推广试点经验为抓手,深入落实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的《关于复制推广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经验的通知》(商流通函〔2017514号)精神,大力发展智慧商店、智慧商圈、智慧物流,加强示范引领,提升流通供应链智能化水平。鼓励批发、零售、物流企业整合供应链资源,构建采购、分销、仓储、配送供应链协同平台。鼓励住宿、餐饮、养老、文化、体育、旅游等行业建设供应链综合服务和交易平台,完善供应链体系,提升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积极推进流通与生产深度融合。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生产”行动计划,引导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共同建设供应链协同平台,准确及时传导需求信息,实现需求、库存和物流信息实时共享,引导生产者和生产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构建跨界融合、共享共生的供应链商业生态圈,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引导出口企业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培育一批示范引领企业,提高供给质量。(市商务局、市工信委、市农林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持续提升供应链服务水平。积极引导我市传统流通企业向供应链服务企业转型,鼓励有一定实力的流通企业采取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整合现有弱小、分散的供应链资源,通过业务融合、流程再造、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一批技术水平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新型供应链服务企业。建设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拓展质量管理、追溯服务、金融服务、研发设计等功能,融通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提供采购执行、物流服务、分销执行、融资结算、商检报关等一体化服务。(市商务局、人行嘉峪关中心支行、嘉峪关银监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

1.着力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引导和鼓励信用良好、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供应链成熟的供应链核心企业与“嘉峪关市社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信用嘉峪关”网站对接,开放共享信息。鼓励商业银行、供应链核心企业等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开发供应链融资产品,在做好贸易背景真实性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供应链融资、贸易融资、仓单质押等金融服务,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供应链核心企业、各金融机构与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对接。鼓励供应链核心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入平台,支持各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资金提供方注册成为平台用户,回应企业通过平台推送的融资需求,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模式。(人行嘉峪关市中心支行、市社会治理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商务局、嘉峪关银监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积极有效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推动金融机构、供应链核心企业建立债项评级和主体评级相结合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供应链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确保借贷资金基于真实交易。督促金融机构规范资金供应链金融操作,加强对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监控,强化对行业、企业的综合研判,加强贷前、贷中、贷后各阶段监督审查,实现供应链金融业务专业化运作,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健全供应链金融担保、抵押、质押机制,鼓励依托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建设的动产融资统一登记系统开展应收账款及其他动产融资质押和转让登记,防止重复质押和空单质押。支持各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资金提供方充分利用动产融资统一登记系统查询和登记应收账款、存货仓单和租赁标的物等动产权属情况,提高动产权属信息透明度,降低交易风险,推动供应链金融健康稳定发展。(人行嘉峪关市中心支行、市工信委、市商务局、嘉峪关银监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大力倡导绿色供应链。

1.积极倡导绿色制造。加快传统行业绿色化改造,支持钢铁、电力、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以产品绿色工艺技术改造提升,开发一批绿色产品,以绿色制造关键工艺和装备的创新应用,突破绿色关键工艺,主动压减过剩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鼓励企业推广应用清洁高效生产工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技术、模式、标准应用和创新,联合重点企业、上下游企业、第三方服务公司、绿色制造研究机构等组成联合体,谋划实施一批生态工程项目,积极培育发展清洁生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先进制造、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循环农业、军民融合等重点产业。以兰洽会为契机,围绕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产业园、酒钢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戈壁生态农业工程等,进行增链、补链等专项招商工作,围绕新材料、节能环保、新型装备制造等新产业,大力培育一批新产业新产品项目,推动我市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的发展。(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环保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有力推行绿色流通。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大力宣传、普及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和清洁生产等知识,引导消费者选择绿色产品,推进衣、食、住、行等领域绿色化,引领生活方式转变,培育绿色消费市场。积极推进绿色商场、绿色市场、绿色饭店创建工作,培育绿色消费市场和绿色流通企业。严格执行“限塑令”,全面禁止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抑制一次性用品使用,严格执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引导流通企业采购节能低耗和易于资源综合利用的原材料、产品和技术开展节能改造。推动绿色仓储发展,重点推广密集型货架系统、节能照明系统、物流周转箱循环共用、标准托盘循环共用、绿色包装技术等,建立绿色物流体系。(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环保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积极推动建立逆向物流体系。巩固提升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成果,鼓励构建基于供应链的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通过对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着力构建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一个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或零售商或批发商等直到最终用户所连成的整体功能网链结构,推动集中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基地、连片设立分拣加工中心、优化布局末端回收网点。大力发展废弃物回收物流,建立废料处理物流系统,引导建设废弃物处理场所和再生资源交易市场。支持构建逆向物流信息系统,促进逆向物流信息流与正向物流信息流间交换,重点针对电器电子、汽车产品、轮胎、蓄电池和包装物等产品,促进产品回收和再制造发展,加强对废弃包装物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支持逆向物流企业联合开拓国际市场,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式走出去,全球配置产能,抢占市场份额。(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提高供应链发展水平。

1.主动融入全省供应链网络。积极推进嘉峪关机场航空口岸对外开放进程,加快建设嘉峪关国际港务区、飞机场改扩建、国际空港、酒钢多式联运物流园、保税物流中心等,打造全国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和区域性物流枢纽中心。紧抓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好“嘉峪关号”货运专列的作用。积极融入中新“南向通道”建设,适时组织开行专列。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鼓励酒钢公司等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设立境外分销和服务网络、物流配送中心、海外仓等,建立本地化的供应链体系。(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交通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不断提高供应链安全水平。鼓励企业建立重要资源和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测定和分析评价,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规范供应链风险管理,提高供应链风险管理水平。支持企业根据国家供应链安全计划,对照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体系,把握风险预警尺度,动态分析监测,不断改善现有决策规则。引导企业根据市场经济发展、供应链风险变化不断修正、补充监测内容,确保风险预警系统的先进性,主动适应市场动态化、全球化发展趋势,提高供应链执行决策的预见性。支持指导企业建立完整的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结合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体系,提升供应链风险防控能力。(市发改委、市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发改、财政、科技、工信、商务、市场监管、金融机构等部门日常协调机制,由市发改委统筹协调和推动全市供应链创新应用重点工作,实现部门联动。建立完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政府监督、公共服务和信息共享平台和数据库,市统计局负责指导各行业管理部门建立行业指数、经济运行、供应链统计指标体系,并定期发布统计数据和年度报告。各有关部门要科学总结国家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经验和成功做法,形成符合嘉峪关实际、具有嘉峪关特色的政策制度成果;要积极开展宣传推广,大力营造运用供应链思维和理念指导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

(二)加大政策扶持。用活用好国家、省市现有支持产业发展、运作模式创新、促进增长等供应链领域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引导政策和财政资金对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的倾斜支持力度。推动市级财政资金由支持项目、设施建设向支持优质产品、服务转变,实现对供应链服务企业重点扶持。鼓励支持设立供应链创业产业投资基金,鼓励供应链核心企业申报国家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供应链管理企业申报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工信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国税局)

(三)强化人才培养。加大供应链人才队伍引进和培养,鼓励引进国内外供应链专业人才,支持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供应链课程,建设供应链专业化培训平台和实训基地,加大培养供应链领域专业性、实用性人才。依托酒钢公司、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等企业和院校,探索建立供应链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培养善于运用供应链思维指导工作和实施管理的各类人才队伍,发展熟悉前沿知识、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和提供解决方案的供应链专业咨询机构及智库。(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委、市商务局)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

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622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