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嘉峪关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07-28 15:06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嘉峪关市文化和旅游局


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嘉峪关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予以印发,请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嘉峪关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4月20日

 

 

 

 

 

 

 

 

嘉峪关市文化和旅游关于开展法治

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

2021—2025年)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好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根据《中共嘉峪关市委 嘉峪关市人民政府转发〈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关于印发〈甘肃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关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关于印发〈甘肃省文物局在文物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文化和旅游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努力开创普法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必须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普法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面落实。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紧紧围绕服务文化和旅游“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为目标,以持续提升干部职工法治素养为重点,以提高普法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着力点,完善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做到普法工作与文旅工作相结合,促进社会文明程度提升,为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西部明星城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2025年,文化旅游领域大普法格局进一步健全法治能力和治理体系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法治基础不断夯实。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制度完备、实施精准、评价科学、责任落实的普法工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进一步弘扬,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局干部职工和文旅行业从业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普遍共识

(三)工作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文旅法治宣传教育全过程各方面,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普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守正创新、深度融合。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健全普法工作机制把普法融入法治实践、融入文旅活动、融入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

坚持精准施策、务求实效。以问题为导向,针对不同对象的法治需求,确定重点内容和方式,分层分类实施,使法治宣传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实现我市“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持坚持普法与实践深度融合,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明确普法重点内容,推动文旅系统厉行法治

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把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基本任务,突出宣传国家基本法律法规,重点宣传与服务大局有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宣传文化、文物、广电、旅游业务性法律法规,深入宣传党内法规。

(一)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八五”普法首要任务,作为党员干部的学习重点,列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持之以恒抓好学习宣传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机关、进企业、进景区(点)、进帮扶村向面上拓展、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走深、走实,并转化为推动法治建设自觉行动。

(二)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坚持把宪法学习宣传摆在普法的首要位置,在干部职工中深入持久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阐释好宪法精神。加强国旗法、国歌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学习宣传,阐释好新时代依宪治国的内涵和意义。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实施意见》,把学习宣传贯彻宪法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将宪法列入周例会、党组中心组学法内容。综合运用局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大力宣传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地位作用以及我国宪法实施的重要成就,广泛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创新形式,丰富载体,组织开展好2022年“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学习宣传活动。

(三)突出学习宣传民法典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贯彻民法典重要讲话精神,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开展民法典主题宣传教育,阐释好民法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质,阐释好民法典关于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把民法典列入我局普法清单,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宣传民法典,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

(四)深入宣传与服务大局有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国家基本法律突出抓好“十四五”期间制定和修改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大力宣传有关平等保护、公平竞争、依法行政、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防范风险的法律法规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大力宣传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促进百亿级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产业链形成。大力宣传环境保护资源能源节约利用、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宣传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法律法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围绕国家长城文化公园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开展专项法治宣传教育和“服务大局普法行”活动加强区域性普法与依法治理合作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提供服务保障。

(五)重点宣传与推进社会治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国家安全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积极组织全市文旅系统行业“4·15”国家安全教育日、“6·16”安全生产日普法宣传活动推动全社会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适应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嘉峪关需要,加强刑法、刑事诉讼法、安全生产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交通安全法、消防法、社区矫正法等宣传教育,促进依法惩治和预防犯罪。围绕防灾减灾、扫黑除恶、个人信息保护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依法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

(六)深入宣传文化、文物、广电、旅游管理和服务业务性法律法规。充分利用“4·23”世界读书日、“5·18”国际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节点,加大文旅领域管理和服务业务性法律法规宣传,不断提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法治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和执法水平

(七)深入宣传党内法规。以党章及有关准则、条例等为重点,在全市文旅系统深入开展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把学习掌握党内法规作为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列入党支部“三会一课”内容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做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八)深入宣传地方性法规规章。加强我局起草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宣传教育。重点加强对已出台的《嘉峪关市黑山岩画保护条例的宣传教育,大力推进地方性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

三、科学精准普法提高普法针对性有效性

坚持“科学、精准、高效”的工作理念,促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流程规范化、服务模式精细化、服务过程程序化、服务产品多元化,实现文旅领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质效的有力提升。

(一)普法对象精准化。探索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精准研判机制,精准识别普法对象。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实施、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普法对象数据库,健全完善动态更新机制,重点突出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加强大数据应用,依托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数据平台,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媒体,多渠道收集普法对象学法需求信息。面向机关、文旅系统和行业等广泛征求“法治需求项目”,开展“菜单式”普法,第一时间掌握普法对象法治需求、解答法律咨询、解决法律疑惑。

(二)产品供给精准化。围绕文旅领域法治宣传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法治社会建设的新任务,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以及重要节日、重要活动、重大突发事件等,确定普法学法内容。普法学法内容供给强化对宪法等基本法律知识的普及,强化专门法律知识的分类施教。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公共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以及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应当强化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权益保障和民主管理等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

(三)服务模式精准化。依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网络在线学法考试系统平台、公务员网上培训平台等,搭建“网上网下、线上线下”有效服务平台,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数据化手段,实现公共普法资源在文旅系统的共建共享。

(四)普法活动精准化坚持普法与执法活动相结合,把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在开展执法过程中,推动执法活动全员普法、全程普法、实时普法。坚持以案释法,在查处文化市场违法案件、调处市场纠纷的同时根据不同对象的法律需求诉求按照群众需要什么就普及宣讲什么的要求采取订单式普法、案例式普法、项目化普法用群众听的清、愿接受、能普及的形式把普法教育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让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法律知识增强当事人对法律的敬畏意识。开展法律法规进营业场所活动,利用文化市场“雷霆行动”专项整治等活动时机积极向管理对象、服务对象、执法对象开展面对面普法宣传。坚持普法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相结合。围绕法治化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引导市场主体合法经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坚持互联网思维和全媒体视角深耕“智慧普法”,进一步加大新媒体在普法宣传中的运用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新媒体普法矩阵,生产更多适应时代需要更加契合受众需要的普法产品,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活跃度和吸引力。不断探索超越性强、参与度广、传播性快、覆盖面广的“智慧普法新模式,为普法工作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四、突出普法重点对象,持续提升法治素养

以国家工作人员、文旅行业经营者、行政执法人员为重点,实行终身法治教育制度,不断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一紧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压紧压实一把手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前学法、局务会会前学法、周例会学法和年度述法等工作,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健全领导干部法治培训和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落实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制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集中专题学法不少于4次,组织专题法治讲座不少于2次,党组书记讲法治课不少于1次,领导干部学法时间不少于40学时。参加专题法律知识考试不少于2次。建立领导干部学法考勤、学法记录档案、学法情况公示制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要有述法内容。

(二)紧抓行业经营管理人员这个“关键环节”。推动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组织我局法律顾问结合“旅游日”、“宪法宣传月”等节点,开展普法讲座;日常工作中,利用局网站、微信公众号进行法律宣传;执法队在平时执法检查中,采取边执法边普法的形式对文旅行业经营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普法。

(三)紧抓行政执法人员这个“关键对象”。加强我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注重严格执法与普法宣传相结合。引导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法、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按照法定程序执法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学习宣传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持续推进文化市场行政处罚“两轻一免”清单制度落地见效。建立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规范行政执法案卷管理,组织开展案卷评查。

(四)紧抓行业从业人员这个“关键群体”。突出加强对文旅行业从业人员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依法办事意识和依法治理能力。认真做好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考试工作加强学法考试情况通报和结果运用。开展国家工作人员每年现场或通过网络旁听法庭庭审活动让普法守法成为干部的自觉行动和必备素质。结合各类法治培训,用以案释法的形式加强对文化行业经营者和从业者的法制培训。通过法治宣传教育培训,为文化旅游行业经营者和导游人员赋能。结合文旅系统行业特点,为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劳动保障、安全生产、权益保障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快速宣传和权威解读,不断提高文旅系统行业从业人员的法治意识。

五、坚持普治有机融合,厚植社会治理法治土壤

以制度化建设为牵引,以建设高标准现代文旅市场体系为目标,以推动我市文旅市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强依法治理,开展依法治企、行业依法治理和依法治网等活动,推进文旅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深入推进依法治企。落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将法治内容作为企业学习的重要内容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展法治培训。推动企业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提升企业依法治企能力。引导企业加强合规建设将合规管理融入企业全流程各环节。

(二)深入推进行业依法治理。引导和支持文旅行业依法制定规约、章程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推动实现行业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依法维护成员合法权益。推进业务标准程序完善、合法合规审查到位、防范化解风险及时和法律监督有效的法治化行业治理。

(三)深入推进专项依法治理。加强应急状态下的专项依法治理开展文化旅游市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方面的法治宣传教育促进文旅行业在应急状态下依法行动、依法办事依法维护社会秩序。坚持依法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有机结合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不断提高文旅行业治理法治化水平。

(四)深入推进依法治网。加强对互联网经营单位管理和从业人员法治教育推动企业自觉履行主体责任做到依法依规经营。完善网络管理制度规范培育符合互联网发展规律、体现公序良俗的网络伦理、网络规则。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网民法治意识引导广大网民崇德守法、文明用网。

六、结合文化和旅游战略,夯实法治文化建设基础

大力发展文旅特色的法治文化,实现法治文化阵地规模化、法治文艺产品多元化、法治文化传播智能化,不断夯实法治文化建设基础。

(一)建设法治文化阵地。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空间利用时体现法治元素,把法治元素融入国家长城文化公园建设和各类文化设施和阵地,推动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地方文化、行业文化、旅游文化、企业文化等融合发展。依托文旅系统资源,用好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文物遗迹、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阵地。加强对法治文化历史遗迹和文物的保护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焕发新生命。

(二)创作法治文艺作品。加强法治文艺作品创作,发动文化馆(站)参与法治文艺创作,培育一批优秀法治文艺作品,建立我市法治文艺精品库。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普法宣传纳入文艺创作、送文化下乡。鼓励社会团队参与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将法治元素与地方文化特色有机融合,打造一批蕴含现代法治精神的民间文艺作品以法治文艺作品润养人心,促进广大群众法治习惯的实践养成。鼓励群众自我组织、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活跃基层法治文化生活。

(三)丰富法治文化活动。把法治文化演出纳入文化惠民工程利用传统节日、民俗节日、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开展法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鼓励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方式支持文化企业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组织普法志愿者、法治文艺团体等广泛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充分发挥文化大院、乡村大舞台等阵地功能开展多样化法治文化活动促进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四)打造法治主题产品。按照因地制宜、通俗易懂的原则统筹用好游客集散中心、星级旅游饭店等以旅游为载体广泛宣传法治文化。推动法治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每年至少建设1-2个“景·法”融合点,探索“沉浸式”普法,让群众和游客在旅游休闲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推动法治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探索建立我市法治主题旅游线路。

(五)推动“互联网+法治文化”。根据群众对法治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文化建设。用好数字技术、VR、AR等技术,建设智慧文化场馆,创新文化场馆的法治展示形式,增强体验感。注重线上线下双向发力,推进“互联网+法治文化”,运用青年人乐于接受的网络技术,通过新媒体等形式,开展法治文化宣传。加强网络宣传,组织拍摄法治题材微视频,扩大文旅领域法治建设的影响力。

七、强化组织实施,实现“八五”普法提质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始终强化法治思维,把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科学制定我局普法计划。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纳入我局法治建设、平安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内容认真组织实施。局党组书记、局长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

(二)建立普法机制。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的普法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普法工作机制,制定普法责任制清单。坚持党组中心组学法、局务会前学法、领导干部讲党课。建立领导干部学法考勤、学法记录档案学法情况公示制度。建立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落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工作。

(三)完善工作保障。把普法工作经费列入我局工作经费,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动态调整,加强对普法工作经费的管理、保障到位。鼓励文化行业社会资本参与普法工作。强化法治宣传工作队伍能力素质提升,积极参加法治宣传骨干的业务培训。

(四)强化监督检查。充分发挥督导检查职能作用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有效开展。健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考核评估体系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工作效果以及我局干部职工,普法对象法治素养提升效果进行综合性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推动工作落实。加强日常指导和监督,制定发布普法责任制清单,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落实普法责任制不到位的,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不姑息、不手软。持续增强普法责任感和压力感,在普法上不松懈、不应付、不作假有力促进普法工作的常态长效开展和有力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