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电诈案件预警

发布日期:2021-09-21 20:25 浏览次数:

案例一
虚假兼职类诈骗案例

  2021年8月8日,兰州市居民M女士在某APP看到一则兼职配音广告,本着赚钱的想法,M女士按广告预留联系方式加入了对应QQ群,一自称“派单员”的陌生人在群内私信M女士,“指导”其下载某视频会议APP,并诱导其利用该软件进行屏幕共享,在使用屏幕共享功能时窥探到M女士某支付平台额度后,假意派单并商定以每单120元的价格进行付款。M女士按照对方发送的文字配音后索要报酬,该“派单员”便以资金延迟为由要求M女士先扫码转账,随后他们对转账拦截并将本金和佣金一同返还,M女士信以为真,连转三次共计6000余元后被拉黑。

  省反诈中心提示:漏洞百出的骗局,能够成功无非是利用受害人急于赚钱的心理和疏于防范的意识。互联网兼职赚钱的职业有千百,譬如兼职配音、兼职刷单、兼职打字等等。但要牢记,只要出现保证金、中介费、试用期、高额返费等字样的,大概率都是骗局。同时,打工或兼职尽量选择正规劳务公司,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或劳务合同,即使在网上寻找兼职工作,也要实地查看或拨打96110反诈专线咨询。

案例二
利用虚假疫苗诈骗案例

  2021年8月10日,兰州市居民A先生在某短视频平台搜索某九价疫苗信息时,观看到相关视频,主要是表达目前只有通过黄牛才能预约到该疫苗。A先生通过私信联系视频播主索要到自称可以预约疫苗的“黄牛”微信号并添加为好友,“黄牛”告知其三针九价疫苗共计5500元,并索要了接种疫苗人员信息。A先生信以为真,在收到“黄牛”反馈预约成功的截图后,便立即将5500元转去。紧接着,“黄牛”以转账备注不清楚为由要求再次转账,并发送来一张退款中的截图,A先生按对方要求转账三笔共计约16000余元后,却收到接种码失效需重新预约的短信,A先生才意识到被骗。

  省反诈中心提示:当前,大众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以及预防意识均有所提升,“互联网+疫苗”的线上预约、线下接种的便捷性受群众喜爱。但接种意识提高带来需求的井喷,在家门口完成接种,变得不那么容易,供不应求的疫苗市场催生了瞄准“套利空间”的市场参与者,其中包括所谓的“疫苗黄牛”,以上因素给骗子带来了可乘之机,借着受害人急于接种的心理,他们步步为营设下陷阱,盯住的只有受害人的钱包。提示广大市民朋友们,为了自己的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接种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和接种点,如果被骗,请及时拨打96110反诈专线止损。

案例三

虚假中奖类诈骗案例

  2021年8月8日,庆阳市居民J女士在某社交平台添加一自称销售化妆品的陌生男子,该男子在聊天中诱导J女士点赞其朋友圈获取抽奖机会。8月10日,该男子通知J女士她中奖了,购买化妆品即可抽取名牌包、手机及2000元现金等物品,J女士便信以为真,购买了一瓶粉底液,并利用反馈的所谓抽奖码“幸运”的抽到了名牌包。J女士随后询问对方奖品是否可以折现,对方要求抽奖满6次方可折现。J女士听从对方“意见”,连续购买了多次化妆品,凑齐了6次抽奖,后被告知共折现4万余元,但提取折现金前需缴纳税费和5000元保证金。J女士给对方转账约10000元后,对方给J女士发来对其账户打款40000元的截图,等待一天后J女士也未收到折现款,并无法联系到该男子,J女士发现被骗。

  省反诈中心提示:虚假中奖类诈骗由来已久,受害者往往容易被突如其来的“幸运”冲昏头脑而忽略诈骗分子虚假简易的诈骗套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些歇后语就是对此类诈骗的真实写照。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如遇“中奖”千万保持理智,如有疑问可拨打96110反诈专线进行咨询。

案例四

网络婚恋类诈骗案例

  2021年8月13日,家住广州的Y先生前往敦煌市公安局报案称他被该市一女子以谈恋爱为由诈骗了,警方在进一步讯问后了解到,七月下旬Y先生通过观看某平台CP匹配直播间时认识了一名身材纤瘦面容较好的女性,两人在一段时间的聊天后确定为男女朋友关系,并约定将来见面,该女子设立了一个从小练舞、身世凄惨的形象,并经常在各个平台更新照片以及短视频,使Y先生对其身份深信不疑,直到12日左右,Y先生独自乘飞机前往敦煌市想见一见该女子时,却不料对方反应强烈,以时机不成熟为借口坚决拒绝和Y先生见面,随即Y先生被拉黑好友。两人交往期间Y先生为该女子转账、购买礼物、付医药费、帮忙还债等损失约17000元。

  省反诈中心提示:网络自媒体的盛行,使获取他人照片及视频信息变得轻而易举,网络交友需谨慎,虽然不是所有网恋的爱情都是虚假的,但网络交往中还是需留意对方真实情况与描述是否符合,不要轻易进行钱财上的交易,更不要听信对方的话进行投资理财,一旦发现异常可拨打96110报警咨询。

案例五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案例

  2021年8月13日,白银市的N女士接到一通自称社保局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称N女士办理的医保卡涉嫌盗窃,要求其配合警方进行调查,随后电话被转接至自称某公安局“民警”处,该“民警”在对N女士进行询问后,要求N女士自证清白,让N女士先往自己的银行卡存入5万元现金,紧接着要求N女士通过短信方式将银行卡密码发送给银行客服号码95599上,N女士为尽早解决事端积极配合对方要求,却在发送完密码后发现自己银行卡上的钱被逐笔转走,N女士意识到被骗,立即报警,损失约4万元。

  省反诈中心提示:在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案件中,犯罪分子往往以公检法机关不易被质疑的性质对受害人实施诈骗,大多号称受害人名下某类卡片涉及刑事案件,要求受害人自证清白,将个人财产转入公证账户或安全账户,或获取受害人手机验证码对银行卡进行远程盗刷,由于受害人想尽早洗清嫌疑便按对方要求操作,最终落入对方圈套。在此呼吁广大市民朋友在官方应用平台下载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官方APP”,打开来电短信检测功能,实时发现诈骗信息,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甘肃省反诈中心
甘肃公安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