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问题来带着解答走 这个早餐会不简单!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国家重要的一项政策着力点。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了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为的就是倾听民企呼声,为民企排忧解难。一年以来,常态化沟通机制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取得了哪些成效?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的一间办公室,汇集了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诉求相关线索超过1000项,记者看到,这些档案盒里不仅保留了企业的原始信件,就连信封的编号也被剪下来,一并留存。
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服务处四级调研员 王典:便于最后查看这些资料,能够对得上。我们是件件有回应,每个民营企业给我们的信,我们都必须答复,办理的情况,都是要给到(企业)的。
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会将民企反映的线索分为政策建议类、侵权纠纷类、拖欠账款类、要素支持类等几大类,分门别类反馈给有关部门协调解决。截至今年8月底,共收到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诉求1031项,其中约56%的事项已办结并进一步跟踪问效。
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服务处四级调研员 王典:对于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诉求实行台账管理,由专人负责盯办、定期更新办理进展。每季度,我们发布民营企业反映问题办理情况,通报进展与典型案例。同时,我们按照“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的原则,以一项问题的办理,带动一批同类问题解决。
目前,我国已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发展改革系统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机制,通过调研座谈、现场会议、专题培训、纸质来信、网上信访、官网专栏、电话投诉等7个途径,不断畅通沟通交流渠道。此外,还推动成立了43家部门单位组成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形成协同联动的工作合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服务处四级调研员 王典:通过统筹中央和国家部门单位力量,我们可以就民营经济方面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与协商。地方也在逐步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汇聚问题解决合力。下一步,我们将在听得见、听得进企业的呼声上持续下功夫,更多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去年以来,政企常态化沟通的渠道也在不断丰富,早餐会、现场会、茶话会等形式不拘一格,让民营企业带着问题来,带着解答走。一场福建德化县举办的政企茶话会,在务实的交流中,从原定的一个半小时,延长到了三个小时。
距离茶话会开始还有半个多小时,一些企业负责人就早早来到了现场,企业和发改局工作人员聊,企业和企业聊,这场茶话会还没开始,就提前进入了正题。
记者发现,他们谈论的都围绕着一个主题“陶瓷”,作为当地最大的产业,全县4000多家陶瓷企业几乎都是民营企业,而通过这样的茶话会反映问题、表达诉求,当地的陶瓷企业已经轻车熟路。
福建省德化县陶瓷企业负责人 徐建勇:经常参加,今年5月份的时候,发改(局)有一个座谈会,刚好我前年拿了一块地,我们当时的红线被(村级)公路占用,我就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们发改局很重视,有专人来跟这个问题,然后8月份就解决了。
福建省德化县陶瓷企业负责人 邱振科:茶话会,畅所欲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一般如果我们有提出来(问题),比如今天结束了,一般第二天相关的局就会来跟我们了解情况。
一些企业负责人更是“有备而来”,把自己的产品带到了会议现场。
福建省德化县陶瓷企业负责人 徐建勇:这套(文创)出来也很受欢迎,现在基本上是供不应求,文创的话投入的人力和钱力应该说会更大。工信局那边有个“技改贷”,但是这个“技改贷”用在我们文创上面就没用啦。
福建省德化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周益国:(文创产业)支持政策,我们会全力争取,在新年度当中,我们在制定县里面政策的同时,对文创产业的支持、奖励要写入我们的政策里面。
记者在会议现场听完全程,发现企业的诉求“五花八门”,从用工需求到燃气价格,从新能源充电桩建设到资金奖补政策,有的企业提出了问题,有的企业进行了政策咨询。而对于每个问题,工作人员都一一记录,并作出回应。原定的一个半小时茶话会,也一延再延,足足进行了3个小时。
福建省德化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周益国:涉及发改部门的当场一一解答,涉及到其他相关部门,我们将以任务清单的形式,进行细化分解,并协调相关部门推进落实,争取在半个月内逐一回复给我们的企业家。
福建省德化县陶瓷企业负责人 林小娃:今天的收获还挺大的,首先是它很务实,再者是很及时,他们给我们解决得也是更高效的。
福建省德化县陶瓷企业负责人 徐建勇:得到了很多的信息,应该说既温暖又务实。
一场去年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让一家奶粉企业研发了十多年的婴幼儿配方液态奶,看到了推向市场的曙光,企业多年的“心愿”正在成为现实。
当记者来到这家企业位于北京的办公地点,工作人员正忙着开展对婴幼儿配方液态奶的技术研发。
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现行法律法规,我国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应当进行注册制管理,但对于液态奶这种形态的产品,法律并没有明确需要注册或是备案。法律上的空白,让这家早早掌握了婴幼儿配方液态奶技术的企业,一直无法生产和销售液态奶。
中国飞鹤法规部负责人 张亮:确实是着急,对于婴配液态奶来讲,我们实际上已经有10多年的一个研发的历史了,在国外的话它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产品,我们也理解国家对于出台这样的政策的一种谨慎的心态,所以我们也是在加大研发,希望能够推动婴幼儿配方液态奶在国内的一个生产落地。
转机来自一场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在会议现场,企业负责人将相关问题和诉求,反映给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同志。几天后,企业接到了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审评中心的电话,就婴幼儿配方液态奶国产化问题,向企业征集材料。紧接着,飞鹤克东工厂迎来了主管部门的实地调研。
中国飞鹤法规部负责人 张亮:去调研的时候,实际上目的也很明确,在帮企业怎么去实现我们这个想法。比如说如何在运输的过程当中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不受影响,实际上这个是我们当时没有考虑得那么深刻的,国家各个部委对于民营企业的需求,给予了积极的反馈。
在多部门的联合推动下,今年1月,婴幼儿配方液态奶纳入注册管理修法事项开始公开征求意见。记者看到,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的第八十一条,明确婴幼儿配方液态奶适用本法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有关规定,婴幼儿配方液态奶需要同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一样进行注册管理。目前,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正在履行相关程序,企业的新品筹备工作也提上了日程。
中国飞鹤法规部负责人 张亮:产线我们已经搭建好了,我们现在主要是在这条产线上做更多的适应工作。工厂的话也会做一些相应的改造。
中国飞鹤助理副总裁 孙秀娟:通过这样一个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沟通机制,我们感受到了国家对于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也让我们对于下一步的企业投资和创新充满信心。
(总台央视记者 张艺瑾 吴燕敏 黑龙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