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高层建筑在地震中安全吗?

发布日期:2022-07-25 10:16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四川省地震局

现在居住在城市里的中国人,绝大部分都住在楼房里,而且有相当多的人住在高层建筑中。就是在农村,平房也越来越少,许多村民新建的房屋,都是2到4层的小楼。 

地震时,较高的楼层往往震感更强,人们不禁要问:在遇到地震的时候,高层建筑安全吗? 

其实,房屋在地震中是否安全,主要不在于房屋的高度和层数,而在于房屋的抗震性能。关键要看房屋是否进行了抗震设防,要看房屋本身的抗震性能如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规定,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确定它们的抗震设防要求;而量大面广的一般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则应当根据中国地震局颁布的地震区划图来确定;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公用建筑,还应当在区划图的基础之上提高抗震设防的标准。 

现行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最重要的参数是“地震峰值加速度”。峰值加速度0.05g(g是重力加速度)大体上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6度;峰值加速度0.10g则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成都市中心城区的地震峰值加速度就是0.10g,大体相当于“按地震烈度7度设防”。(这里要特别注意:不要把“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混为一谈,地震烈度7度只相当于一个震级为5.5级的普通浅源地震在脚底下发生,而一次7级浅源地震的震中烈度通常可以达到9度)。 

一般来说,凡是正规设计、正规施工,通过了正规验收,达到了上述要求的建筑,都是合格的,都具有相应的抗震能力,也是可以放心居住的。 

我国建筑物抗震设防的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里的“小震”,指的是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即基本烈度)的多遇地震,“中震”指的是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而“大震”则指的是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一般指比设防烈度高1度的地震。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抗震设防的目标就是要达到:当地震烈度为6度和6度以下的时候,房屋不受破坏,或者虽然有轻微损坏,仍然可以继续使用;在地震烈度达到7度时,允许房屋有损坏或轻微破坏,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只要进行一些一般性的维修就可以继续使用;而在地震烈度达到8度的时候,房屋虽然有破坏,但不至于倒塌或者发生危及人员生命的严重破坏。换句话说,抗震设防的标准是留有一定的余地的,也是有一定安全系数的。 

从国家的技术规范来说,《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先后有1978、1989、2001、2010、2016、2022年等多个版本,其内容越来越丰富,技术越来越先进,要求越来越严格,相应的建筑质量和抗震性能也应该越来越好。从建筑结构类型上来说,过去我国城镇里的楼房主要还是砖墙承重、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做楼板的“砖混结构”,到2000年前后,钢筋混凝土框架承重的“框架结构”已经成为新建房屋最主要的结构,高层建筑还大量采用了抗震性能更好的结构(如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钢结构等)。从总体上看,建筑年代越新的建筑,其抗震性能也应该越好。 

从以上几方面来看,可以说我国现有的高层建筑,包括高层、小高层和超高层楼房,绝大多数都是合格的、安全的,在遇到地震的时候是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的,可以放心居住。 

那么,现有的房屋建筑中,有没有不合格、不安全的呢? 

当然有,肯定有。笔者个人认为,不安全的房屋至少包括以下几类: 

(1)违章建筑。 

违章建筑往往就是夺命建筑。2022年4月29日,长沙一幢楼房突然倒塌,致使53人不幸遇难。该楼房是典型的违章建筑。血的教训,记忆犹新! 

(2)年久失修的老旧房屋。 

全国城乡还有不少上一个世纪80年代、70年代乃至更老的建筑物,那些老旧房屋虽然层数不高(甚至包括一些平房),但多为砖混结构,质量很差,当初修建时大多没有考虑抗震设防,有的后来虽然也进行过一些加固,但毕竟过于老旧,抵御地震破坏的能力很差,是很不安全的房屋,应当优先考虑拆除。 

(3)自建房。 

自建房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城镇中也有一定的数量。当初因为种种原因,对这些自建房往往疏于监管,任其自行发展,埋下了较大的隐患。前面提到的4月29日坍塌的长沙那幢楼房,原本也是自建房。对现有的自建房进行全面的清理排查和改造是当务之急。 

(4) “豆腐渣”工程。 

对以上几类房屋,必须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力争将这些不安全的建筑彻底清除。 

百年大计,安全第一。搞好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责任重于泰山。